彭智勇主任: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,目前取得了这些进展!
2023-9-7日前,由高博医学(血液病)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“高博医学论坛·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研讨会”在广东东莞成功召开。大会邀请血液学科领域近60位专家,深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(HSCT)相关话题,共话血液病诊疗与HSCT发展新趋势。
本次大会上,高博医学(血液病)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彭智勇主任为大家分享了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(JMML)的诊疗现状和心得,值得关注。
JMML诊断标准在不断完善
最早于1924年被报道的JMML是一种恶性的早期儿童罕见血液病,中位发病年龄仅2岁,发病率约为1.2/百万,占儿童白血病的2%~3%,男性相对高发。该病死亡率非常高,长期生存率不到10%,故而被称之为“儿童白血病之王”。
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造血淋巴肿瘤分类,JMML归属为造血干细胞衍生的骨髓增殖性肿瘤(MPN)。2022国际共识分类(ICC)则认为JMML属于儿童异常和/或胚系突变相关疾病。
彭智勇主任介绍,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JMML诊断标准仍是2016WHO标准,主要包括3部分: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检查、基因学检查,以及一些特殊条件(表1)。
表1 WHO 2016年修订的JMML诊断标准
2022年,WHO及ICC指南中的诊断标准,相对于2016WHO诊断标准作出重大更新,但两版最新诊断标准的临床实用性仍存在争议。
PTPN11、KRAS、NRAS、NF1、CBL是JMML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,这5种驱动基因主要集中在RAS信号通路上,RAS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会导致临床功能的改变。随着对JMML认识的深入,JMML的诊断标准也更加明确。
最新版的WHO标准相较于前一版,更新了排除KMT2A重排和消除了单体7作为细胞遗传学标准,同时强调诊断分子研究的重要性,特别是那些旨在证明RAS通路激活的研究。ICC指南强调通过典型RAS通路突变来诊断JMML以提高诊断标准,没有RAS通路突变的类似于JMML的儿童肿瘤被归类为JMML样疾病。
HSCT仍是JMML主要根治策略
JMML目前治疗方案相对有限且不统一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(allo-HSCT)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,但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提高。靶向RAS/MAPK信号级联的治疗手段正在探索之中,目前其疗效仍十分有限。
关于JMML移植后生存现状,国内外均进行了多项研究,得出较为近似的结论:
●EWOG-MDS/EBMT研究中,应用HSCT治疗JMML,5年无事件生存(EFS)率仅为52%,移植复发率高达35%,移植相关死亡率是13%。
●一项日本回顾性研究中,129例JMML患儿HSCT后5年总生存(OS)率为64%,累计复发率为34%。
●2018年来自土耳其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,HSCT能够改善JMML疗效,而非PTPN11突变患者的生存优于PTPN11突变患者。
●国内学者也开展了HSCT治疗JMML的研究,上海儿童医学中心47例JMML移植数据显示,5年无病生存(DFS)率为54.6±7.7%,移植复发率为34.8±15.0%。
为进一步提升HSCT治疗JMML的疗效,研究者们积极探索着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。
移植前化疗的必要性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。许多研究指出,移植前化疗对移植后复发无影响,然而COG研究数据显示,高强度化疗与长期生存相关,尤其在接受AML样化疗的患者中。
预处理方案是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之一,早期的两项研究对不同预处理方案进行比较,证实BU-Cy-Mel优于BU-Flu,BU/FLU/MEL优于TBI-MAC。
HLA配型匹配度也与移植患者预后相关,供体-受体HLA差异可能改善JMML移植的结果,明显降低移植复发率。
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(cGVHD)是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,有研究显示cGVHD患者反而具有更低的复发率、更高的OS和EFS。
基因突变与JMML患者预后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,但一项研究显示基因突变的数目(而非类型)与预后关系更大。
此外,KIR及其配体影响JMML患者移植预后的研究于2021年首次报道,但很遗憾并未取得设想的结果。不过,研究发现Kir-B基因型有减少急性GVHD的潜在益处。
对于首次移植复发的JMML治疗方案,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进行了报道。这项研究收集了434例接受HSCT的JMML病例,137例(32%)复发,其中78例患者(57%)接受了第二次移植,大多数未接受第二次移植的患者死于疾病(5年总生存率为9%)。
由于数据不足,排除了10名患者后,该研究最终对68例患者进行分析。这68例患者中,13例在第二次HSCT前接受了供者淋巴细胞输注(DLI)治疗,但没有一例获得缓解。9例患者接受1~6个周期的阿扎胞苷治疗,1例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(cCR),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(PR),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(PD)。总体而言,5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45%和36%。
高博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JMML移植的探索
来自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的一项单中心研究,截至2023年5月共完成100余例JMML移植,最长随访时间近5年,总生存率达到95.9%±2%,部分复发患者通过二次移植获得了长期生存。
另一项双中心研究(包含南方医院)也于近期完成并准备发表,研究纳入了2016年~2021年期间完成移植的109例JMML患者。研究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OS等生存数据,且复发率、移植相关死亡率均较低。
李春富教授团队多年来不断尝试移植方式的改进,探索具有特色的单倍体+脐血以及单倍体供者淋巴细胞+脐血等方案,近期还开展了TDH新方案: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去除术,在JMML诊疗上颇有特色和优势。
2019年李春富教授团队曾在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(ASH)展示成果:对48例JMML患儿进行互补移植,其中26例为单倍体植入,22例为脐带血植入,结果虽然并没有统计学差异,但脐带血植入组显示出了更好的生存趋势(图1),提示该疗法值得进一步探索。该研究后发表于Blood期刊。
图1 2019年ASH poster展示成果
2022年的第64届ASH大会上,李春富教授团队展示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。对55例互补移植中的31例脐带血植入JMML患儿以及17例单倍体DLI+无关脐血患儿(排除1例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,PGF)分析显示:脐带血植入组OS率达97.9%,无血液学复发生存(LFS)率达95.8%(图2),这些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将脐带血移植作为JMML临床治疗方案的信心。
图2 2022年ASH poster展示成果
小结
●随着对JMML研究的深入,临床对JMML的诊断有了更明确的标准,JMML更倾向于被认为是一种基因性疾病。
●HSCT是JMML主要的根治方法,但目前移植的长期生存率并不理想,突变基因、移植前治疗、预处理、供受者配型相容程度、GVHD等可能是影响JMML移植疗效的因素。
●高博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通过优化JMML移植方案获得良好效果,提示移植前化疗和移植后维持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;并希望进一步优化单倍体+脐血移植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T细胞去除移植,让更多患者受益。
专家介绍
彭智勇
高博医学(血液病)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
高博医学(血液病)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(儿童)血液病研究院副主任医师
2017年“宋庆龄儿科医学奖”获得者
广东省地贫防治协会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委员
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
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青年委员
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免疫病学组成员
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,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,特别是在JMML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,移植治疗成功率在90%以上,结果3次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(ASH)作为壁报报道;
2017年完成国内首例基因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,并早期开展ALL/AML的CAR-T细胞治疗;
主持及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,CLL1-CAR-T细胞治疗AML结果作为共一发表于2022年9月Leukemia杂志。
预约挂号
您是否准备好预约了?如有任何问题,可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电话:400-165-9966